公司新闻
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顶级赛事——“合力杯”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正式启动
6月5日,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共同主办的“合力杯”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启动仪式在安徽应流集团缦森接待中心举行。
本次大赛以“新征程、高质量、创未来”为主题,大赛将作为2023全国“质量月”和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的重要活动,将对中国机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大赛组委会主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执行副会长罗俊杰;工业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刘伯超;安徽省经信厅二级巡视员查汉斌;六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潘东旭;中国机械联副会长、中国铸造协会会长张立波;大赛冠名单位安徽叉车集团董事长杨安国;启动仪式承办单位安徽应流集团董事长杜应流;大赛组委会、大赛评审委员会成员,地方政府领导,冠名、承办单位领导;有关新闻媒体记者以及应流集团员工代表等共计170余人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总工程师李燕霞主持。
启动仪式上,六安市委副书记、市长潘东旭发表致辞。他在致辞中介绍了六安市的悠久历史以及城市特色,着重介绍了六安市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大力推动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着力增强工业产品的质量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
罗俊杰执行副会长在讲话中从落实宏观政策,推动机械行业发展的角度,解读了大赛对中国机械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意义。他在讲话中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统筹推进质量强国战略实施。坚持党对质量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强国建设统筹协调工作机制,确保任务落地见效。要坚定转方式、调结构、换动能、提品质、创品牌的意志和决心。要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品牌意识、竞争意识,坚持质量第一的价值导向,坚持优质发展、以质取胜,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道路不动摇。二是要大力激发质量创新活力,建立高效协同的质量创新体系。要大力支持企业开展“质量月”活动,学习创新先进质量方法和生产方式,打通质量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渠道。要充分运用国家政策和行业质量创新大赛的服务平台,营造重质量、重品牌、重诚信的行业氛围,最终形成创造与创新、质量与标准、品牌与治理的完整形态。三是要聚焦行业头部企业和重点产品,加快构建现代化机械产业体系。要进一步培育壮大一批具有产业链供应链组织治理能力的链主企业,巩固提升一批技术上专业专注、市场上深耕细作的专精特新企业,繁荣发展一批创新活跃、成长性好、潜力大的科技创新型企业;要对标国际先进水准,大力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和高效绿色生产方式,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加快构建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工信部科技司刘伯超副司长在讲话中介绍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推动制造强国和质量强国建设方面取得的突破,同时就工信部深入实施制造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行动,促进质量变革创新,推动我国制造业迈上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提出了三点思考。
大赛主办方安徽省经信厅查汉斌二级巡视员从五个方面介绍了安徽省在深入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鲜明导向,把提升质量供给作为主攻方向,深入开展优质企业引育、数字赋能、质量提升等专项行动,支撑质量强省建设,推动“安徽制造”向“安徽创造”转变、“安徽产品”向“安徽品牌”升级方面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就。
大赛评审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东以视频的方式介绍了大赛的评奖标准。本次大赛将在上一届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评审标准,根据参赛企业的规模,以及参赛项目属于整机行业还是零部件行业等,对评分项目的权重进行相应调整,同时将继续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评审原则,依据大赛的评分标准客观评审参赛项目,评选出能够代表机械行业质量创新水平的优秀项目。
大赛冠名单位安徽叉车集团的董事长杨安国在致辞中他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到标准创新三个方面分享了企业在重视质量管理,推进管理创新、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提升运营效率和效益,培育核心竞争能力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好的经验。
本次启动仪式的承办单位,同时也是上届大赛金奖获奖企业安徽应流集团的董事长杜应流发表了讲话。他从坚定不移依靠质量创新推动应流高质量发展;质量创新是构建应流新发展格局的关键要素;结合行业特点,质量提升行动成效显著三个方面介绍了企业在质量创新方面的经验和做法。
在现场观众的注视下、在热烈的气氛中,与会领导共同启动了“合力杯”第二届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本次大赛的颁奖典礼暨论坛将在9月20-24日于合肥举办的2023世界制造业大会期间举行。
最后,出席启动仪式的嘉宾合影留念。启动仪式开始前,与会嘉宾一行还参观了应流集团的高端铸件生产流程和企业展厅。
大赛启动仪式同时在中国机械联视频号、九州云播等平台开设线上直播,中国机械联会员单位、行业企事业单位,参赛相关行业企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社会有关单位与新闻媒体等通过线上观看了本次仪式。